12月7日,甘肃省2023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第二期)学员阶段性成果分享暨工作小结会议在继续教育学院举行。学院圆满完成了“头雁”学员为期一个月的集中学习和现场观摩学习,全面转入第二、三、四阶段的线上学习、返岗实践、导师一对一指导及学员互访等工作。

会上,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从培训班的课程设置、师资选择、教学实践、整体服务保障等环节对本期培训作了总结,并对后续相应环节的各项工作作了安排部署。总支书记就“头雁”返岗后发挥带头人的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头雁”联农带农、兴农富农的良好氛围,学员相互之间、同学校之间加强联系,互取真金、共同发展,真正成长为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队伍寄于了良好期望。特色作物高品质生产班、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班班委、6位学员代表和班主任分别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学习心得和阶段性成果。
支部书记李金兰表示,感恩所有老师们知识的传授,毫无保留的分享、交流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经验成果,回去后要用实际行动践行做一个问需于民有温度、以身作则有担当、授之以渔有作为的“头雁”。
学员石勤红表示,作为一名90后、一名共产党员、新时代的年青人,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强好品种的引进,做到科学种植,把好质量安全关,增加品牌效应,勇于承担历史赋予的使命,应尽的社会责任,为祖国早日实现农业强国的目标,尽自己的一份力。
学员路昊通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作为自己座右铭来解读与践行“头雁”的责任。他表示,要拿好承上启下的接力棒,做好乡村振兴的先行者,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不断地去为之努力奋斗,尽早实现人民共同富裕。
学员崔家荣表示,作为一名合作社的带头人,要感谢党、政府和学校对农村的支持和发展,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参与到乡村振兴中去,要把村子建设得更加美好,让乡亲们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要吸引到更多的年轻人回到农村,为农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员们热切而诚挚的展示了各自的学习成果,表达了做好乡村振兴产业,不忘使命,做好带头人、当好领头雁的期待和决心。

据悉,截至目前,甘肃农业大学已经成功举办四期、八个班次、600余名学员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培育。综合运用案例教学、研讨交流、走访调研、成果分享等多元化方式,高质量的完成了960学时的理论教学、960学时300余次的实地现场教学观摩;举办话产业振兴,共促社会服务“院长面对面”暨导师互选会4期;举办阶段性学习经验交流、成果分享会4期;遴选了有多学科、多专业、懂产业发展背景,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学校教师和实践经验的政府部门行业专家,企业家,科研机构专家160余人组建了产业导师库。“头雁”项目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