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主题:科普知识教育
二:教学流程:
1.工作人员介绍认知馆概况;
2.参观认知馆,了解校史馆、标本馆和恐龙馆;
3.与工作人员座谈交流。
三:教学点介绍:
甘肃农业大学认知馆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甘肃农业大学,是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甘肃省特色科普基地、甘肃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兰州市科普教育基地、兰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单位、中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会员单位,由甘肃农业大学公共资源管理中心主管。
截至2018年5月,甘肃农业大学认知馆占地面积5300多平方米,由1996年建成的校史馆、各学院历年开展教学科研积累的学科标本和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化石标本整合而成,向社会免费开放;认知馆以“和谐自然”为主题,由校史展、标本展和恐龙化石展三部分组成,突出展示农业文明历程、科普宣传教育、现代农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等,有动植物和土壤矿石标本300多种、1300余件,恐龙及生物化石338件,农业生产、地质地貌、生态模型14个,各类科普图片1000多张。

2016年10月,甘肃农业大学认知馆建成,由校史馆、各学院历年开展教学科研积累的学科标本和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化石标本整合而成,向社会免费开放。
2023年5月,入选2023年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校史馆围绕学校作为国内第一所兽医高等院校的悠久历史和甘肃农业大学70年来砥砺奋进的发展历程为主要内容,遵循学校发展的时间线索,对我校“中国牧医草人才的摇篮、中国农业高等教育的中坚”的辉煌发展历史、学校“三易其址、四更其名”的风雨历程,以及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直观展示。
标本馆
标本馆布展面积2000平方米,以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为原点,陈列了草业科学、作物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植物保护、资源环境、林学、农业机械、水利工程等特色优势学科和专业的各类标本、模型、图片和视频资料。其中,动植物标本300多种、1000余件,农业生产、地质地貌、瓜类模型14个,视频资料20多个,各类科普图片1000多张。
恐龙馆
恐龙馆(古脊椎动物研究所标本陈列室)主要展示学校在生命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馆内陈列展出338件不同时期的化石标本,有1具侏罗纪早期恐龙化石模型,6具代表性的恐龙骨架,还包括发现于甘肃省的斜方薄皮木、珊瑚类、兽孔类、昆虫、甘肃鸟、大唇犀、和政羊及大量的恐龙骨骼化石;发现于英国中泥盆统的尖齿粒骨鱼(全国只有两件,另一件在中科院古动物馆)。此外,从国内外收集的各类精美的菊石、海百合、彩色条带状叠层石、立体三叶虫实体化石等,都极具特色和收藏价值。